在合同签订阶段,如何通过系统性风险防控措施,准确识别交易对手的主体资格瑕疵、资质缺陷及履约能力风险,避免因合同漏洞引发纠纷?
1. 合同主体资格认定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第一百四十三条:合同生效需满足主体适格要件,即当事人须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,法人需经依法登记。
2. 资质合法性要求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》第三十九条:从事特定行业需取得行政许可,未取得资质签订合同可能被认定为无效。
3. 履约能力证明义务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》第三条: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债务担责。
(一)主体资格审查
1. 基础信息核验
自然人:核查身份证原件并留存复印件,通过“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”查询失信记录。
法人:通过“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”核验营业执照、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及最新公司章程。
2. 授权文件审查
要求签约代表提供加盖公章的《授权委托书》,明确权限范围及有效期,并与工商备案信息比对。
(二)资质审查
1. 行业准入资质
建筑类企业:核查《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》;
医疗类机构:查验《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》。
2. 特殊经营许可
危险品运输:核查《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》;
食品销售:查验《食品经营许可证》有效期及经营范围。
(三)履约能力动态评估
1. 财务健康度分析
重大交易要求提供近三年审计报告,重点关注资产负债率(超过70%预警)、现金流净额等指标。
2. 信用风险筛查
通过“信用中国”查询行政处罚记录,在“裁判文书网”检索涉诉案件,评估违约概率。
3. 担保增信措施
对高风险交易,要求提供不动产抵押(办理他项权证)或第三方连带责任保证,并设定违约金条款(建议为合同标的额20%~30%)。
(四)合同条款闭环设计
1. 权利义务对等条款
采用“条件成就型”条款(如“乙方完成环评审批后,甲方支付首期款”),明确履约节点与责任边界。
2. 违约救济组合条款
约定“违约金+合同解除权+损失赔偿”三重救济,并明确争议解决方式,建议约定仲裁条款以减少地方保护主义风险。
主办单位:市委依法治市办、市司法局
协办单位:广东广和(遂宁)律师事务所
合同履行过程中,如遇到不可抗力或情势变更,应如何合规地进行处理?
温州木材集团 前身温州木材厂创办于1952年,是浙江省森工局下属重点国有企业,于1991年5月组建温州木材集团公司,是原温州市重点国有企业,2010年12月根 据国有资产整合重组有关规定,企业整体并入温州市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。又于2012年8月27日完成公司制改造,现名称变更为九州在线注册。